28

2023

-

04

【重要提醒】关于预防电信诈骗致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信


作者:

海声全体员工:

随着互联网、电信业的不断发展,电信网络新型犯罪活动日益猖獗,诈骗案件呈高发趋势,受害人被骗案值大。为切实提高员工对电信、网络诈骗的识别和应对能力,维护广大员工利益,请认真阅读并将此信的内容转告您的家人和亲友,以此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石,切实杜绝上当受骗,保障员工及家属的财产安全。

一、 目前社会上比较高发的诈骗类型

(一)冒充领导、同事诈骗:犯罪分子先通过不法渠道盗取员工手机通讯信息,随后“精准投放”,导致出现“一人信息泄露,全单位遭殃”的情况。由于单位内部通讯信息泄露,犯罪分子对单位组织架构、人员组成、联络信息等了如指掌,随之利用相关信息伪装成上级领导、公司领导、同事的身份,通过微信、QQ等通讯工具“广泛撒网,重点捕捞”,大面积的添加相关工作人员为好友,建立联系后先通过已经获取的信息博取受害人信任,降低后者戒备心,继续套取更多的公司内部信息,随后骗子顺势而为,提出各种各样的转账汇款借口,比如上级领导要求转账、项目投资急需款项等。同时骗子抓住受害人对领导畏惧、不敢质疑的心理,频繁使用“尽快”、“马上”、“立即”此类催促性的词语,既营造了紧张气氛,又利用时间差降低受害人核实转账需求真假的可能性,以此达到诈骗的目的。

(二)网络刷单类型诈骗:犯罪分子通过微信群、QQ等社交工具,散布“足不出户、动动手指日赚斗金”等网络兼职刷单赚取高额佣金链接或二维码广告,诱导被害人进入后,先让被害人“刷小单返小利”骗取被害人信任,再以“刷大单返大利”引诱被害人大额转账刷单,后以系统卡单、转账延迟、账户冻结、重新支付订单激活等理由拒绝返利的方式实施诈骗。

(三)网络贷款类诈骗:犯罪分子通过短信、微信、群聊、网页广告等方式发布各种无抵押、无担保贷款广告,后以需要验证还款能力、缴纳保证金、解冻费等理由让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。同时网络短期贷款,收取利息、高额手续费、提供本人通讯录等为网络套路贷犯罪。

(四)冒充公检法类诈骗:犯罪分子冒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工作人员给被害人打电话,告知其名下某张银行卡、电话卡涉及一起正在侦办的洗钱案、贩毒案,并通过网络发送伪造的拘留证、逮捕证恐吓被害人,并要求被害人去下载“XXX”APP,该APP自带拦截电话功能,导致警方无法及时联系到受害人做防范提醒。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,诈骗分子让受害人在该APP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信息及密码,最后将资金转入骗子账户的方式实施诈骗。

(五)冒充客服购物退款类诈骗:对方自称是淘宝、京东等平台的客服或卖家,可以详细报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和订单信息,并称订单无效要“退款”、“退货给补偿”、“银行卡信息过期”等,引诱被害人点击钓鱼链接、或扫描二维码等手段,诱导被害人将自己银行卡、借呗、花呗、网贷平台资金转入骗子账户的方式实施诈骗。

(六)网络交友诱导投资、博彩类诈骗(杀猪盘):犯罪分子通过微信、QQ、快手、抖音、婚恋网站等社交软件伪造“白富美”、“高富帅”的身份与被害人谈恋爱,然后“不经意”透露自己有好项目或自己知道某博彩、投资平台的后台漏洞、内部消息等,引诱被害人转账至虚假博彩网址或投资平台骗取钱财。

二、 如何预防电信诈骗

(一)坚持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点击、不转账的原则,平时多关注电视、报纸、网络的防诈反诈知识,多接触、掌握一些防骗信息和技巧。

(二)不向任何人透露自己、公司领导、同事、家人的信息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不向任何人透露银行卡信息或短信验证码信息。

(三)不相信并从事任何形式的兼职刷单返现行为。

(四)不相信任何形式公检法要求你汇款到“安全账户”的信息。

(五)凡是以领导、同事、亲友、熟人等名义要求转账借款而无法核实真实身份的,坚决不信。

(六)凡是工商局、社保局、教育局、税务局要你退税补贴的都必须经官方核实。

(七)凡是自称快递、商家客服给你购物退款让你先打钱的,坚决不信。

(八)凡是网上办理贷款收手续费、验资费、保证金,要你先打钱的,坚决不信。

(九)遇事不要着急,可以直接拨打110咨询或求助,未经核实前,切勿将资金转入陌生账户。

三、 提醒

请各位员工务必下载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并打开“来电预警”功能,据公安及其他渠道反馈,该应用能够有效识别诈骗信息,已多次阻止诈骗案件的发生。

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,不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不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信息,不透露公司领导、同事的信息,不向陌生人汇款、转账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请您擦亮双眼,谨防上当受骗。

我们相信,只要大家齐心协力,一定能压降诈骗犯罪活动空间,构建平安环境。

 

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

2023年3月1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