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
2021
-
10
结构化思维之于信息化工作的启发
作者:
结构化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,是综合应用逻辑思维、形象思维等方式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完整的思维结构和思想方法,其具备典型的流动性和发展性,尤其在信息化工作方面,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。
在现今信息化洪流冲击下,信息化手段作为传统工具手段的竞争者已经重拳出击,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面临着急迫的信息化的需求。信息化改造成功者已饱尝新技术的红利,改造不成功者仍在新旧手段交替之间困顿挣扎,同为“尝螃蟹的人”却存在如此差异,这其中,是否正确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运用了结构化思维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运用MECE法则来考虑信息化的建设,可以按照工作内容,从宏观上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一是确定目标。信息化作为一个服务手段,在进行信息化建设前,一定要明确建设的核心目标,是解决特定问题还是提升相关能力,是补齐短板还是寻求突破。有了目标才有方向,才能有正确的主线脉络可寻。
二是分析现状。万物皆可信息化,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在当下就需要信息化。只有清晰地了解现状并加以分析,才能明确哪些内容需要使用信息化手段加以改进,哪些并不急于信息化或者不必要进行信息化改造。如奥卡姆“剃刀原理”所言:“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”。只有有的放矢,才能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甚至信息化建设的失败。
三是聚焦问题。在对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,在信息化建设之初,就要明确究竟是要解决什么问题,矛盾点在哪里,哪些是主要问题,哪些是次要或者连带问题,这样才能找准切入点,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,更加高效的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。
四是合理安排。既包含对于建设内容的安排,也包含对各项资源调用的安排。问题明确之后,对于需要采用信息化加以改造的内容,要有主次、有先后,事分紧迫和重要程度,合理地分阶段安排开展建设工作,同时对于可以调用的资源,也要根据任务安排的紧迫和重要程度合理规划。
五是实时总结。信息化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,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,在建设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总结,及时纠偏或者调整建设安排,确保建设过程为最初制定的目标服务。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,最初的目标也应该根据现实情况进行相应调整。
信息化建设作为技术更新迭代的必然过程,将长期存在于企业的发展进程中,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,应当采取严谨的结构化的思维方式,从思维方法延伸到管理方法,进行充分完整的规划,实现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的突破。
最新动态
2023-12-07
2023-09-06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
2023-09-03